捣练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捣练子的简介:
dǎo liàn zǐ
①词牌名。因咏捣练而得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都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双调,南北曲均有。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
①词牌名。因咏捣练而得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三十八字,都押平声韵。②曲牌名。属双调,南北曲均有。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的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
- AI解释
《捣练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词牌名,也是一种诗体,最早见于唐代。它通常用来描写妇女的生活或者劳动场景,尤其是描绘妇女在家中纺织、捣练等场景。其中“捣练”指的是古代用木杵或石杵将丝帛浸水后捶打使柔软的过程。“子”是唐宋词的一种格式。
详细解释
- 词牌名: “捣练子”作为词牌,有其特定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 内容题材: 主要围绕纺织、劳作等女性劳动场景进行描写。例如唐代诗人鱼玄机的《捣练子·深院静》中描述了深闺中的女子在夜晚安静地进行纺织的情景。
- 情感基调: 既表现了古代妇女辛勤劳动的精神,也有对她们生活状态的真实描绘。
造句
- 古代诗人常常用“捣练子”来描绘家中的女性如何辛苦劳作,如《捣练子·深院静》:“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捣练子·玉纤柔》:“玉纤柔,细剪裁,一片香云生手里。轻掩向人羞半露,暖烘金鸭炷香回。”这里形容了一位女子在精心做手工的场景。
- “捣练子”常被用来描述古代纺织女工的生活状态,“秋风起兮月轮明,捣衣声断天边星”,这是对秋夜中纺织工人劳作情景的一种诗意描绘。
- 诗句“玉腕自裁新样出,捣成云母薄如霜”表达了制作精美丝绸的过程,展现了细致入微的手工艺技巧。
- 在《捣练子·深院》一词里,“月照纱窗影半斜”,诗人通过这样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情感。
以上句子是对“捣练子”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的模拟和运用,实际上在古代文献中并未直接出现这些句子,但它们能够帮助理解这种体裁的特点以及它所描绘的生活场景。
分词解释
捣
dǎo
1 砸,舂:~米。~蒜。~药。~毁。2 冲,攻打:直~敌巢。3 搅扰:~乱。~鬼。
练
liàn
1 白绢:素~。江平如~。2 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软洁白:~漂(“漂”,漂白)。3 反复学习,多次操作:~习。~笔。~操。训~。~功。4 经验多,精熟:老~。熟~。干(gàn )~。~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5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