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己分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异己分子的简介:

yì jǐ fēn/fèn zǐ
1.指集体组织中在立场﹑政见或重大问题上与本组织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

  • AI解释

异己分子》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持有与集体或组织不同意见,或者被视为对团体有害的人。在实际使用中,“异己”两字常常连用,指的是“不同的政治派别、利益集团等”。而“分子”则是形象地比喻个体成员。

详细解释

  1. 定义:在社会和政治语境下,“异己分子”通常指的是一些与主流群体或组织价值观不一致的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的观念、行为或者信仰等方面与集体目标相冲突,从而对团体产生不利影响。
  2. 使用范围:这个词常被用于描述政治、社会运动等场合中那些被视为具有不同立场或是潜在威胁的人物。
  3. 态度:对于“异己分子”,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采取排斥或限制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和价值体系。

造句

  1. 在这次企业改革过程中,某些部门的领导被怀疑为“异己分子”,因为他们反对新的管理方式。
  2. 这次选举中的候选人试图赢得更多对政府持批评态度选民的支持,以对抗那些被视为“异己分子”的对手。
  3. 社会主义运动中,“异己分子”通常指那些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人。
  4. 政府采取措施来清除内部的“异己分子”,确保组织能更有效地执行其政策。
  5.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组织间有时会出现一些相互被视为“异己分子”的情况,这些不同意见者可能会共同推动某些改革或参与辩论活动。

请注意,这种分类方式可能带有很强的价值判断色彩,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使用时需谨慎。

分词解释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2 分开:离~。~居。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惊~。诧~。怪~。

1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fēn,fèn

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5 辨别:区~。~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