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机的简介:

shí jī
1.时宜;机会。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时运或机会。【例】做事懂得掌握时机,又肯努力的人,较容易成功。

1. 适当的时刻或机缘。如:「错失时机」、「掌握时机」。《魏书.卷二五.列传.长孙道生》:「世祖世,所在著绩,每建大议,多合时机。」唐.魏征〈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应时机以鼓之,总群策以决之。」

2. 适当的时刻或机缘。如:「错失时机」、「掌握时机」。《魏书.卷二五.列传.长孙道生》:「世祖世,所在著绩,每建大议,多合时机。」唐.魏征〈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应时机以鼓之,总群策以决之。」

时机》的详细解释

时机,在汉语中主要指的是适合做某事的最佳时间点或机会。它可以是特定事件发生的最佳时刻,也可以是在某一情境下采取行动的最恰当时机时机的选择常常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环境、情况、个人状态等。

  • 正面意义: 选择正确的时机可以带来成功和收获,如在市场行情良好时投资,在谈判中找到对方愿意妥协的时间点进行协商。
  • 负面意义: 错过最佳时机可能会导致不利的结果。例如,如果错过项目启动的最佳时期,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展。

造句

  1. 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公司抓紧时间准备库存,抢占了市场上的有利时机
  2. 小明抓住与同学合作的机会,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点子,为团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
  3. 因为天气预报显示明天会下雨,他决定今天去郊外野餐,把握了一个好时机
  4. 在关键时刻,李总没有犹豫,立即作出决策,抓住了市场变化中的机会窗口,使公司获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增长。
  5. 虽然计划早就安排好了,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灵活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时机”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还包含了对事件发生背景、环境的理解以及在特定情况下采取行动的能力。

分词解释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1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危~。转(zhuǎn )~。契~。2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密。3 合宜的时候:~会。~遇。时~。4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器。~动。~关。5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能。有~体。6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智。~敏。~巧。~变。7 指“飞机”:客~。~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