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之如鹜的拼音、解释、组词
趋之如鹜的简介:
qū zhī rú wù
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
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
- AI解释
词语“趋之如鹜”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争相前往某处或追求某种事物时的情形。其中,“趋”是快走的意思;“鹜”是指鸭子。整体来说,这个词形象地描述了很多人像鸭子一样成群结队快速跑去的情景,比喻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狂热追逐。
详细解释:
- 出处:这个成语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五:“如蚁附膻,如蝇逐臭,趋之若鹜。”
- 用法:通常用于形容人们为了某种利益或机会而竞相前往、追求的情况。它多用来批评这种行为的盲目性和缺乏理性。
- 情感色彩:带有贬义,含有讽刺和批判意味。
造句:
- 最近公司开展股权激励计划,员工们趋之如鹜,希望能尽快入股。
- 每到双十一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都会上线各种优惠活动,消费者趋之如鹜地抢购商品。
- 在那场演讲之后,听众们趋之如鹜地排队签名,请教问题。
- 一听说有免费旅游的机会,公司里的员工几乎全员参加,真是趋之如鹜。
- 这个项目的盈利前景非常诱人,投资者趋之若鹜,纷纷投资。
这些造句中,“趋之如鹜”被用来描绘了人们为了某种目标或机会而激烈竞争的情景。
分词解释
趋
qū,cù
1 快走:~走。~进。~前。~奉。~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向。~势。大势所~。3 鹅或蛇伸头咬人。4 追求,追逐:~时(追求时髦)。~利。~光性。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