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柳琴戏的简介:
liǔ qín xì/hū
1.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流行于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与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1.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流行于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与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 AI解释
《柳琴戏》是中国山东省的一种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山东地方剧种之一。它的名字来源于其伴奏乐器之一——柳琴,这是一种中型的拉弦乐器,具有清脆、悠扬的特点。柳琴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中国众多戏曲种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柳琴戏大约形成于清朝晚期至民国时期(20世纪初),源于山东郯城一带的民间说唱曲艺,后来吸收了当地多种地方剧种的元素,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
- 表演特点:
- 演出中不仅有柳琴等乐器伴奏,还有二胡、扬琴等多种传统民族乐器,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 在唱腔上,柳琴戏融合了山东民歌和地方方言的特点,语言通俗易懂且富有韵味;
- 故事内容多取材于当地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
- 主要剧目:《二度梅》、《小姑贤》等。
造句
- 为了这次演出,他特意学习了柳琴戏的传统唱腔和表演风格。
- 柳琴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欣赏。
- 在这次的春节联欢会上,艺术家们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柳琴戏剧目。
- 小王对戏曲颇有兴趣,常常在闲暇之余研究柳琴戏的曲谱和唱词。
- 通过学习柳琴戏,他对山东的地方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分词解释
柳
liǔ
1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3 姓。
琴
qín
1 古代弦乐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瑟。~曲。~师。~意。抚~。~棋书画。2 某些乐器的统称:钢~。月~。胡~。口~。竖~。小提~。~书(曲艺的一种)。弹~。
戏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