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役的拼音、解释、组词

质役的简介:

zhì yì
1.谓质押其身并供役使。

  • AI解释

质役》一词出自中国历史文献,主要指债务人为了偿还债务而被债权人强迫从事无偿劳动或服务的状态。这一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债务关系对于个人自由的严重限制。

详细解释:

  • :作为抵押品的财物。
  • :从事劳役、工作。 当一个人因为借贷无法偿还,或者抵押品不足以覆盖欠款时,债权人可能会迫使债务人进行无偿劳动来偿债。这种状态相当于被当作奴隶一样强迫提供劳务,严重侵犯了个人自由。

造句:

  1. 古代的质役制度使得无数农民背负着沉重债务,为了偿还那笔巨额的抵押贷款,他们不得不成为地主的奴隶,终生为奴。
  2. 在那个时代,一旦欠下巨债,被债权人拖入质役状态几乎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3. 改革后的法律废除了质役制度,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不再有人因债务而遭受如此不公正的待遇。
  4. 质役不仅剥夺了个人自由,还严重打击了社会经济活力和个人积极性,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遗憾。
  5.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改革措施都旨在废除或改善质役制度,以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

这些例子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质役”这一词汇。

分词解释

zhì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2 朴素,单纯:~朴。~直。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4 抵押或抵押品:人~。5 同“贽”,礼物。

1 服兵务,从军:从~。现~。2 战事:战~。3 服劳力之事:劳~。徭~。4 使唤:~使。奴~。5 被役使的人:~夫。~徒。仆~。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