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履倒易的拼音、解释、组词

冠履倒易的简介:

guān lǚ dào yì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比喻上下颠倒,本末倒置。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亦作冠履倒置。

1. 比喻上下颠倒,本末倒置。《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也作「冠履倒置」。

词语:冠履倒易

释义:冠履倒易”这一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其本意是指帽子和鞋子的位置颠倒了。在古代中国,服饰尤其是头饰和鞋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帽子代表尊贵的地位和尊严,而鞋子则与人的脚部直接接触,更加日常化。当二者位置颠倒时,则暗示着某种不正常或荒诞的情况。

引申意义: 这个成语后来常用来比喻人情世故、礼节习俗等发生混乱或者失去常态的情形,也用来形容在社会行为中忽视了应有的礼仪规范和秩序,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现代用法多用于描述因疏忽大意导致的不正规或不当的行为。

造句: 1. 由于工作太忙,他竟然把西装外套和领带反过来穿了,真是个“冠履倒易”的例子。 2. 在这个场合如此随意地穿着便装,简直是把礼节完全倒置了。 3. 如果大家都开始无视社会规范,那么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就如同“冠履倒易”一样。 4. 他说话办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做事方式和别人截然不同,可以形容为“冠履倒易”的人。 5. 要是大家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角色,把重要的规矩都忘得一干二净,那可真就乱套了,就像“冠履倒易”一样。

希望这些解释与造句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冠履倒易”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分词解释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1 鞋:西装革~。削足适~。2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3 步伐:步~维艰。4 执行,实行:~行。~约。5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6 指领土:“赐我先君~”。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