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凉的拼音、解释、组词
后凉的简介:
hòu liáng/liàng
1.十六国之一。氐族吕光于公元386年据凉州,称酒泉公,国号凉,建都姑臧,史称后凉(公元386年-403年)。
1.十六国之一。氐族吕光于公元386年据凉州,称酒泉公,国号凉,建都姑臧,史称后凉(公元386年-403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名。(西元386~403)十六国政权之一。淝水战后,氐人吕光号称凉天王,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其控制疆域约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史称「后凉」。为后秦所灭。
《后凉》,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政权名称。它出现在东晋时期,是十六国之一,在今甘肃一带建立。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 《后凉》是由匈奴族姚弋仲的后代、前秦大臣姚苌(páng)于403年至414年期间所建。在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各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2. 地理范围:主要控制着今天的甘肃东部和青海东北部地区。 3. 政治与文化:姚氏政权采用了汉化的策略,在治国理念上有所借鉴中原王朝的传统。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游牧民族的习俗。 4. 重要事件:《后凉》时期发生了几次重要的战役和外交活动,如与前秦、西秦等其他政权之间的争斗,以及姚兴(姚苌之子)的改革尝试。
造句示例: 1. 在十六国历史中,《后凉》是一个独特而短暂的存在。 2. 《后凉》时期的经济政策对当地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 3. 由于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后凉》成为了多个政权争夺的对象。 4. 姚氏家族通过《后凉》,在西北地区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5. 考古学家在研究《后凉》时,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理解《后凉》这一历史概念及其背景。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