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政的拼音、解释、组词

听政的简介:

tīng zhèng
1.坐朝处理政务;执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治理政事。《礼记.玉藻》:「君日出而视之,退适路寝听政。」《左传.僖公九年》:「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也作「听事」。

《听政》一词出自古代汉语,“听”在此处意为听取,而“政”指的是国事、政务。因此,“听政”主要指君主或执政者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和听取大臣的奏议,是古代帝王处理政务的一种方式。

详细解释

  • 含义:“听政”通常用于描述帝王在特定时间和场所亲自处理朝政,听取臣下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决定国家大计。
  • 使用场合:多见于古代文献中,特别是记载历代帝王言行的史料、史书以及古文著作中。这种表述反映了古人对于君主亲自主持政务的一种尊崇态度。

造句

  1. 在先帝听政的时候,丞相多次提出革新政策的建议。
  2. 古代君王听政时,常常需要在太和殿举行朝会。
  3. 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宰相或臣子,在皇帝听政之时能够得到晋升的机会。
  4.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皇帝需每日早朝听政,审阅国事文书。
  5. 在重要的时刻,君主亲自听政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分词解释

tīng

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3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