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改税的拼音、解释、组词
利改税的简介:
lì gǎi shuì
中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向国家缴纳所得税替代上缴利润的一种利润分配办法。利改税分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步税利并存,从1983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除根据实现的利润,按规定税率缴纳所得税外,税后利润可按留利水平扣留一部分作为企业留利,其余采取多种形式上缴国家。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从1984年10月1日起在计算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1987年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则采用不同方式承包上缴利润数。
中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向国家缴纳所得税替代上缴利润的一种利润分配办法。利改税分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步税利并存,从1983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除根据实现的利润,按规定税率缴纳所得税外,税后利润可按留利水平扣留一部分作为企业留利,其余采取多种形式上缴国家。第二步逐步过渡到完全以税代利,从1984年10月1日起在计算缴纳所得税和调节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1987年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则采用不同方式承包上缴利润数。
- AI解释
《利改税》是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一项政策改革,主要指的是将企业盈利(利润)转变为税收的一种制度调整。这项改革始于1984年,旨在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国家财政贡献方式单一的问题,推动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解释
- 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
- 改革内容:通过取消对企业直接的利润上缴(即“利”),改为按税制征收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税”)的方式进行财政收入结构调整。
- 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造句
- 改革开放初期,《利改税》政策的实施对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利改税》后,许多国有企业开始重视成本控制与利润增长。
- 虽然《利改税》简化了税收征管,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公平。
- 在《利改税》政策下,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 《利改税》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盈利模式,还促进了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