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之师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制之师的简介:

jié zhì zhī shī
节制:有节度,讲法制;师:军队。指军纪严整的军队。

  • AI解释

节制之师》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但从其组成部分来看,“节制”意味着自我约束、适度、不放纵;“之师”则有老师或导师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节制之师》可能是指那些以节制为教导核心的教师或导师,或者是具有强烈节制意识的人物形象。以下是对这一假设进行的具体解释和五个造句:

解释

  1. 内涵:“节制之师”强调的是通过培养自我约束能力,使个人的行为、言语等保持在合理界限内,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效果。
  2. 作用:这样的老师或导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品格教育和习惯养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造句

  1. 张老师的教诲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节制之师
  2.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一位好的节制之师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3. 学校里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节制之师,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会了自律。
  4. 作为一位合格的节制之师,老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自我约束。
  5. 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然节制之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请注意,《节制之师》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在具体语境下使用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背景和人物来理解其含义。上述解释为一种可能的解读方式。

分词解释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