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盾鼻的拼音、解释、组词

磨盾鼻的简介:

mó/mò dùn bí
1.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 AI解释

磨盾鼻》是宋词中一个较为独特的典故,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这个词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语或习语,而是源于一个故事的情节,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据记载,《磨盾鼻》的故事来源于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在一次宴会上提笔挥毫,将墨汁溅到了自己的鼻翼上,但他并未在意,继续书写。酒席结束后,他突然发现自己鼻翼上有墨迹,便用手指轻轻擦拭掉,留下了一道痕迹——这就是所谓的“磨盾鼻”。这一举动被传为佳话,后人常用以比喻文人雅士的洒脱风度。

在宋词中,《磨盾鼻》往往用来形容书法高手临摹或创作时的潇洒自如、不拘小节的姿态。苏轼用这个词可能寓意着对艺术和人生的一种豁达态度,表达了即使生活中有小小的瑕疵或者遗憾,也应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以下是五个使用“磨盾鼻”这一概念造句的例子:

  1. 书法比赛上,他挥毫自如,宛如王羲之当年磨盾鼻,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幅作品。
  2. 虽然笔尖不小心碰到了墨水瓶,但他立刻调整状态,从容不迫地继续书写,正如那磨盾鼻的风范。
  3. 他在创作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和自由态度,让人联想到王羲之磨盾鼻时的情景。
  4. 这位诗人面对世事如磨盾鼻般自然,毫不在意任何烦扰。
  5. 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应像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那样,即使遇到小失误也能泰然处之,正如磨盾鼻一般。

分词解释

mó,mò

1 摩擦:~刀。~墨。~练。~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合。研~。~漆画。2 阻碍,困难:~难(nàn)。好事多~。3 消耗,消灭:~损。~耗。~灭。4 拖延,耗时间:~缠。~功夫。

dùn

1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牌(亦喻推托的借口)。后~。2 盾形的东西(多指硬币上的纹章):金~。银~。

1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器官之一:~子。~窦。~孔。~腔。~涕。~音。~烟(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仰人~息。嗤之以~。2 创始;开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