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家与革命的简介:

guó jiā/gū/jie yǔ/yù/yú gé/jí mìng
列宁作于1917年8-9月。分析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原理,研讨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性质以及民主的消亡问题和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

  • AI解释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撰写的重要著作,原书名为俄文《Государство и революция》,该书主要探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性质以及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途径。列宁在这本书中深刻分析了国家的历史作用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角色变化,并阐述了向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尤其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一关键阶段中国家的作用和形态。

详细解释

  • 无产阶级专政:指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政权来领导整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列宁认为这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阶段。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列宁强调,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不是立即完成的跳跃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转型期,在这个期间内,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来领导这一转变。

造句

  1.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深刻探讨了无产阶级专政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2. 阅读《国家与革命》,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列宁对国家角色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看法。
  3. 在十月革命后的初期,列宁根据《国家与革命》的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4. 国家与革命》是研究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过渡时期国家角色的精辟见解。
  5. 虽然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与革命》中对无产阶级专政作用的讨论对于我们理解现代政治仍有启发意义。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

yǔ,yù,yú

1 给:赠~。~人方便。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3 赞助,赞许:~人为善。4 〈书〉等待:时不我~。5 〈连〉和:我~你。山~水。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

mìng

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4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5 指派,使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