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讳的拼音、解释、组词

奉讳的简介:

fèng huì
1.谓居丧。《礼记.曲礼上》:"卒哭乃讳。"陈澔集说:"凡卒哭之前﹐犹用事生之礼﹐故卒哭乃讳其名。"盖父母没﹐孝子不忍言亲之名﹐故讳之。后人因称居丧为"奉讳"。 2.旧称帝王死后举丧。

  • AI解释

奉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通常情况下,“奉讳”这个术语多用于古代文献或特定场合。它指的是后代人在长辈去世后,为表达对已故长辈的尊重和怀念,在行文中使用其名讳(即死者的谥号或者姓名)时的一种礼貌性称谓方式。在正式文件、书信以及官方文书等处所用。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奉讳”:当某人的祖父去世,他可能会在文章中称自己的祖父为“先君”,这样既表达了对已故长辈的尊重,又避免了直接使用死者的名讳。

现在根据这个背景知识,我为您准备了五个造句:

  1. 由于先祖驾崩,他在撰写家谱时一律以“奉讳”代替先父真名。
  2. 李先生因父亲去世后在公司正式文件中用“奉讳李某某”的方式来称呼其已故父亲。
  3. 按照传统习俗,在父亲去世后的几年里,所有涉及父亲名字的文档都使用了“奉讳”的称谓。
  4. 考虑到家族礼仪,“奉讳”成为了这个家庭在纪念先辈时遵循的一项重要规定。
  5. 在撰写关于已故领导的文章或讲话稿中,通常会使用“奉讳”一词以示尊重。

请注意,在日常对话和现代写作中,并不太常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上述句子主要是为了说明“奉讳”的使用场景及其含义。

分词解释

fèng

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4 信仰:信~。素~佛教。5 供养,伺候:~养。供~。侍~。6 姓。7 古同“俸”,薪金。

huì

1 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言。~匿。~饰。忌~。隐~。直言不~。~疾忌医。2 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