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案的拼音、解释、组词

辞案的简介:

cí àn
1.文牍﹐文书。

  • AI解释

辞案》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似乎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下。在一些古籍中,《辞案》可能指的是官员上呈给皇帝或其他上级处理的各种文书或案件,或者是司法审判过程中所提交的材料和案件记录。

详细解释

  1. :在古代汉语中,“辞”可以指文词、言辞或是提出的意见。这里的“辞”更多偏向于提出意见或者请求。
  2. :通常指的是案牍(案件)或文件,即具体的文书材料。

综上所述,《辞案》这个词可能特指某个人向朝廷或者其他上级机关提交的书面陈述或相关案件的正式记录或材料。

造句

  1. 昔日丞相诸葛亮曾呈递一份辞案给蜀汉皇帝刘备。
  2. 在清朝末年,很多士人会将他们的谏言、疏表等作为辞案上书给朝廷。
  3. 古代官员常常需要为不同的案件撰写详细的辞案,以求公正处理。
  4. 清官廉吏在面对复杂的诉讼时,总是能写就详尽无遗的辞案,确保公平正义。
  5. 历史研究者在查阅古代档案时,经常会发现很多关于重要事件和案件处理情况的辞案记录。

请注意,《辞案》这一术语的具体含义可能因语境而异,在不同文献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或具体用法。以上解释及造句仅供参考,并非所有现代情况下均适用。

分词解释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àn

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子。~板。书~。条~。拍~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惨~。血~。~件。~例。~犯。破~。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