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剥的拼音、解释、组词
生吞活剥的简介:
shēng tūn huó bō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生吞活剥”是一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种残酷的行为:直接将活着的人或动物吞食。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一般用来形容生搬硬套、不加消化地引用他人的言论、理论或者方法,而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成语结构
- 字面意义:“生”表示未经处理的状态,“剥”是去皮的意思。
- 引申义:比喻照搬别人的理论或经验而不管是否合适或适用的情况。
造句
-
这位新来的老师总是喜欢用一些复杂的理论来上课,但是他的学生却觉得这些知识被生吞活剥地讲解出来,很难理解。
-
做科研工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不能只是简单地生吞活剥别人的成果。
-
他从不思考问题的实质,只会生吞活剥前人的智慧来应付当下的困难。
-
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或许有效,但直接拿来用的话就太生吞活剥了。
-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方式,不能一味地生吞活剥别人的经验。
分词解释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吞
tūn
1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吐。~咽。~噬。狼~虎咽。气~山河。忍气~声。2 兼并,侵占:~没(mò)。~并。~蚀。~占。
活
huó
1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人。~体。~检。~物。2 救活,使人活:~人无数。3 在活的状态下:~埋。4 逼真地:~脱。~像。5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塞(sāi )。~扣。~页本。耳软心~(没主见)。6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力。7 工作或生产品:~儿。~计。
剥
bāo,bō
1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