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梢的拼音、解释、组词
枷梢的简介:
jiā shāo/sào
1.亦作"枷稍"。 2.刑具枷的末端。
1.亦作"枷稍"。 2.刑具枷的末端。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水浒传》第五一回:「那一枷梢打个正著,劈开了脑盖,扑地倒了。」《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山前行看著静山大王,道声与狱子:『把枷梢一纽。』枷梢在上,道士头向下。」
《枷梢》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其意义需要结合历史和古代文学来理解。它通常指的是古时候用来拘束犯人的刑具之一。在中国古代刑法中,“枷”是一种惩罚性质的刑罚工具,而“梢”则指连接枷具和颈项的部分,合起来指称一种束缚犯人手脚颈部的刑具。
详细解释
- 枷:用于将人的双手、脚踝或头部固定在固定物上的一种刑具。
- 梢:连接部分,通常用来描述枷与被束缚者身体之间的连接件。它可以是锁链或者其他形式的约束装置。
- 枷梢合称:即指用于拘禁和惩罚犯人的刑具之一种。
造句
- 历史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反叛者在街头被戴上枷梢示众的情景,引起了围观百姓的同情与愤慨。
- 在古代的小说里,主人公因为一些误会而遭受了枷梢之苦,成为了读者关注的焦点。
- 为了惩罚那些犯下重罪的人,在当时的刑场上经常会用到枷梢等工具。
- 那个时代的法律制度较为严苛,轻则鞭笞,重则枷梢,让人难以想象其中的痛苦与屈辱。
- 想象中古代酷刑之一就是枷梢,这种刑罚不仅让人行动受限,还饱受众人嘲笑之苦。
需要注意的是,“枷梢”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为罕见,并且可能因地域或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解释和造句旨在提供一个大致的概念框架。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