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手慌脚的拼音、解释、组词

慌手慌脚的简介:

huāng shǒu huāng jiǎo
形容动作忙乱的样子。

  • AI解释

慌手慌脚》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时动作匆忙、手脚不协调的样子。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意味着一个人做事情时显得手忙脚乱、紧张而缺乏条理。

详细解释:

  • :在本词中,意为“急躁”、“心烦意乱”,表达了一种情绪状态。
  • 手慌脚乱:这里的“慌”与“手脚不协调”的状况有关,形容人因为着急、紧张等原因而动作显得混乱无序。

成语的整体意义是形容人在紧急或焦虑的情况下,做事时的反应失措,表现得非常狼狈。它常用来描述人们在突然遇到困境、需要快速做出决策却因紧张慌张而无法冷静思考的情况。

造句:

  1. 小明因为赶着上学,早上起来慌手慌脚地准备东西。
  2. 面对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他慌手慌脚地四处寻找资料。
  3. 在紧急关头,他依然能保持冷静,没有慌手慌脚,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4. 妈妈在做菜时总是会慌手慌脚的,不是切碎了葱叶就是炒糊了鱼。
  5. 由于时间紧迫,他不得不慌手慌脚地整理文件准备会议。

分词解释

huāng

1 急忙,不沉着:~张。~忙。~乱。~急。2 恐惧,不安:惊~。~恐。心~意乱。3 表示难以忍受:累得~。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

jiǎo

1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心。~掌。~背。~跟。~步。~印。~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镣。~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2 最下部:~注。山~。墙~。3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料。4 〔~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5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夫。~行(háng )。~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