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妇的拼音、解释、组词
冯妇的简介:
féng/píng fù
1.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赵岐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宋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
1.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赵岐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宋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春秋晋人,善打虎,改行后又重做原来所从事的工作。后用来比喻改行后又重操旧业的人。【例】他今日登台重作冯妇,展现旧日拿手好戏。
1. 人名。春秋晋人。善搏虎,改行后又重操旧业。后遂称勇猛或凶狠的人为「冯妇」。宋.黄庭坚〈乙未移舟出〉诗:「刘郎弓石八,猛气厌冯妇。」
《冯妇》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用来比喻那些本应具有特定美德或行为标准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具体来讲,“冯妇”原指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著名猎人,后来这个名称被赋予了一种讽刺的意味,指那些本应该履行某种职责或者遵守某项准则的人却反而做了与之相反的事情的人。
详细解释:
- 典故来源:据《左传》记载,冯妇是春秋时期的一名猎人,以狩猎技艺高超著称。后因不忍心看到他人捕杀动物而放弃了打猎这一生计。
- 现代意义:后来这个人物形象被用来比喻那些本应该遵循某些行为准则或职业操守的人却反而做了相反的事情的人。
造句:
- 尽管他是环保组织的成员,但他竟然为了个人利益非法猎杀了野生动物。真是个“冯妇”。
- 他作为一位老师,本该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但自己却常常迟到早退,这就是典型的“冯妇”行为。
- 现在公司内部有人开始模仿领导的不正当行为,这简直就是一群“冯妇”,破坏了公司的良好风气。
- 他的职业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志愿者,却被发现在网络上售卖珍贵动物制品,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冯妇”。
- 尽管他是社区里的模范居民,但竟然参与了赌博活动,真让人感到失望。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及其用法。如果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