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大吕的拼音、解释、组词
九鼎大吕的简介:
jiǔ dǐng dà lǚ
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九鼎,夏禹所铸的鼎。大吕,周庙大钟,二者皆为贵重之物。九鼎大吕比喻分量极重,多就身分、作用而言。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1. 九鼎,夏禹所铸的鼎;大吕,周庙大钟,二者皆为贵重之物。「九鼎大吕」比喻分量极重,多就身分、作用而言。《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词语详解
《九鼎大吕》
-
释义: "九鼎大吕"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语言或音律的庄严和重要性。其中,“九鼎”指的是古代中国用于祭天祀神的重要宝器之一;“大吕”,指高声、宏亮的声音。
-
引申意义: 这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言辞的郑重、庄重,或是说音乐的高亢响亮。在现代语境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重大或重要的决定或事件。
造句
- 为了这次演讲,他花费了数周的时间精心准备,希望能用“九鼎大吕”的气势向观众传递出自己的观点。
- 在这个庄重的仪式上,他的发言被赋予了“九鼎大吕”的分量,因为事关国家的重要政策制定。
- 这首歌以“九鼎大吕”般的旋律震撼着听众的心灵,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
- 他的话语犹如“九鼎大吕”,在寂静的会场中回荡,使所有人感到心灵被深深触动。
- “九鼎大吕”不仅是对声音的描述,也是对一种精神状态的象征,在他的著作中常常运用这一词语来形容那些需要严肃对待的观点或决定。
分词解释
九
jiǔ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鼎
dǐng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2 锅:~罐。~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彝。九~。定~。问~。~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峙。~足之势。5 大:~族。~臣。~力支持。6 正当,正在:~盛(shèng )。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吕
lǚ
1 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