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事的拼音、解释、组词

受事的简介:

shòu shì
1.接受职事或职务。 2.受所教之事。 3.句子里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物。如:"我看报"的"报","猫捉老鼠"的"老鼠"。表示受事的名词不一定做句子的宾语,如"衣服送来了"的"衣服"是受事,但是做句子的主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接任办事。《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在汉语中,“受事”一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并不直接指代某个具体的语义或概念。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或者专业领域里,可能涉及“受事”的使用和定义。通常情况下,我们可能会结合语言学中的句子成分来解释类似的概念。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受事”是指接受动作、行为作用的对象。在主谓宾结构的句子里,“受事”通常是位于动词后面的部分,即动作或行为的作用对象。例如,在句子“小明踢了球”,“球”就是受事

为了使概念更加清晰和具体化,我们尝试结合一些例子来理解:

  1. 从字面意义上看,若在某句子里有明确的施事者(执行某个动作的人或物)和受事者(动作作用的对象),则受事者即为“受事”。

  2. 在汉语中,“受事”通常与被动句有关。例如:“这本书被他借走了。”在这个句子中,"书"是受到动作“借走”的对象,所以它就是受事

接下来提供五个造句以加深理解:

  1. 他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2. 在这个例子中,“花瓶”是受到“打碎”这一动作影响的对象,因此被称为“受事”。

  3. 她被任命为部门经理。

  4. “她”作为接受到“任命”行为作用的人,即是“受事”。

  5. 窗户被风吹破了。

  6. 在此句中,“窗户”是受到“吹破”这一动作影响的客体,因此属于“受事”。

  7. 这本书被大家阅读完毕。

  8. “这本书”是“被大家阅读”的对象,在这里也是“受事”。

  9. 球场上的一只足球被球员踢向了对方球门。

  10. 在这个句子中,“足球”是受到“踢向”的动作影响的对象,所以它是“受事”。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词语中的“受事”。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语言学或其他相关主题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分词解释

shòu

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2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3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4 适合,中:~吃。~看。~听。~使。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