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鸿儒的拼音、解释、组词
博学鸿儒的简介:
bó xué hóng rú
1.即博学宏词。
1.即博学宏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学问丰富、见识广博的读书人。明.林希元〈送虚江俞君擢广东都阃序〉:「一百七十年来,博学鸿儒或间世而出,求其运筹决胜、攻城斩将如开国诸臣,何其希阔寂寥也。」《江南通志.卷首二之一》:「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
《博学鸿儒》释义
博学鸿儒,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学术领域。它由两个词组成:“博学”和“鸿儒”。
- 博学:指学问广博、知识丰富。
- 鸿儒:通常用来形容学问渊博的大师或学者。
综合起来,“博学鸿儒”指的是学识极为渊博,涉猎广泛,并且在某一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学者或者士人。这个词常用于形容那些不仅知识面广而且学术水平极高的人。
造句
- 古文人多以能成为博学鸿儒为荣,他们在书中寻求真理,在实践中验证学问。
- 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学者都被称为“博学鸿儒”,如司马迁、朱熹等。
- 汉代的“太学”选拔人才时特别重视博学鸿儒的标准,以确保教育质量。
- 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精通历史和哲学,堪称一位博学鸿儒。
- 现代社会虽然不再有严格意义上的“博学鸿儒”,但那些不断学习、涉猎广泛知识的人仍值得我们尊敬。
分词解释
博
bó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2 知道得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鸿
hóng
1 大雁:~雁。~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2 大:~博。~图。~沟。~儒。~福。~运。~烈。3 指书信:来~。4 姓。
儒
rú
1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2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3 同“ 懦 ”,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