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学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度学派的简介:

zhì dù/duó xué pài
美国经济学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凡勃伦等。认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法律和伦理等,而不是市场。强调制度和结构分析,并将制度解释为人类本能与外部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支配人们行动和思想的习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触动其所有制,主张社会改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为新制度学派。

  • AI解释

《制度学派》在经济学领域中指的是一个关注制度和规范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流派。该学派认为,除了市场机制、资源分配等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外,制度、文化、社会结构等非物质因素也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它强调了法律框架、企业治理规则、政府政策以及社会习俗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详细解释:

  • 定义与特点:制度学派认为,现代经济学过于依赖市场机制和价格理论的分析,忽略了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 主要研究对象:该学派特别关注的是那些难以直接量化或通过传统经济学模型来捕捉的因素,如社会规范、政治环境等。
  • 重要贡献:制度学派的研究对于理解一些重要的经济现象非常有帮助,比如产权的建立与保护、企业间的合作方式以及创新的动力机制。

造句:

  1. 在探讨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时,学者们通常会强调从制度学派的角度来分析政策对市场行为的影响。
  2. 制度学派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和法律健全性是其经济能否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 跨国公司在制定全球战略时,必须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差异,并调整相应的治理结构以适应当地环境。
  4. 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取决于价格竞争,同时也受到行业惯例、信任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制度学派研究的重要内容。
  5. 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政策框架来引导资源配置的方向,这也是制度学派理论的一个关键观点。

分词解释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