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市门的拼音、解释、组词

倚市门的简介:

yǐ shì mén
1.亦省作"倚市"。 2.《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唐白居易《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宋苏轼《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叹息而已。"

  • AI解释

实际上,“倚市门”并不是一个常见或标准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或者是在某个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独特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对应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但我们可以尝试基于“倚”和“市门”的字面意思进行推测和扩展。

  • “倚”:依靠、依仗。
  • “市门”:指城门外的市场或者贸易场所。

从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出发,可以假设“倚市门”可能意味着依赖或利用某个特定地点(如城市外的交易场所)来谋生或获取利益。以下是对这一假设的理解和五个造句:

  1. 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后来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地方“倚市门”,通过贩卖小商品为生。
  2. 王大明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在城外的市场里“倚市门”摆摊卖菜,日晒雨淋,风餐露宿。
  3. 李四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开设小店,“倚市门”,从事一些小本生意。
  4. 张三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决定到城外的市场“倚市门”做点小买卖,希望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5. 他从小就在爷爷身边学习如何经商,在爷爷教导下掌握了各种技巧,现在已经在城外的市场上“倚市门”,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请注意,“倚市门”的具体意思和用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确定。上述解释是基于对词语字面含义的理解进行的一种合理推测,并不一定准确反映了该词的确切用意或常见用法。

分词解释

1 靠着,~靠。~赖。~傍。~托。~重。2 仗恃:~势。~恃。~仗。3 偏,歪:不偏不~。4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

mén

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3 途径,诀窍:~径。~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7 量词:一~大炮。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