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的拼音、解释、组词
倚的基本解释:
1 靠着,~靠。~赖。~傍。~托。~重。
2 仗恃:~势。~恃。~仗。
3 偏,歪:不偏不~。
4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瑟而歌”。
倚的笔顺/笔顺名
ノ,丨,一,ノ,丶,一,丨,𠃍,一,亅
撇,竖,横,撇,点,横,竖,横折,横,竖钩
-
1 ノ
撇
-
2 丨
竖
-
3 一
横
-
4 ノ
撇
-
5 丶
点
-
6 一
横
-
7 丨
竖
-
8 𠃍
横折
-
9 一
横
-
10 亅
竖钩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依著、斜靠。如:「倚靠」、「倚门而立」、「倚柱而笑」。
2. 凭借。如:「倚势欺人」、「倚老卖老」。
3. 偏、斜。如:「不偏不倚」、「中立不倚」。
4. 随著、配合。如:「倚瑟而歌」、「倚歌和之」。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依靠、依仗。【例】倚靠、倚门、倚势欺人
2. 歪斜。【例】不偏不倚
3. 随著、配合。【例】倚瑟而歌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靠、斜靠。如:「倚门而望」。《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2. 依仗、仗恃。如:「倚势欺人」。《书经.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
3. 偏斜、侧偏。如:「不偏不倚」。《礼记.中庸》:「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4. 随著、配合。《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宋.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详细解释
倚[yǐ]
〈动〉
【本义】:斜靠着
【造字法】:形声。从人,奇声。
1 同本义 ([En.] lean by)
【引】
1 《说文》:倚,依也。
2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3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4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5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6 唐· 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7 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核舟记》:右臂挂念珠倚之
8 倚一横木。
9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例】
又如:倚望(父母倚门望子);倚身(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倚门(靠着门)
2 依靠;依赖 ([En.] rely on;depend on)
【引】
1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
【例】
又如:倚负(依附;跟从);倚叠(互相依靠勾结);倚人庐下(依靠别人生活);倚借(依赖;倚仗);倚任(倚重信任);倚信(倚重信任);倚官挟势(倚仗官府的权势);倚酒三分醉(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形容借一点因由,故意扩大事态)
3 倾斜 ([En.] incline)。
【例】
如:倚盖(倾斜的伞盖);倚风(随风倾侧摇摆);倚墙(倾侧的危墙)
4 靠近 ([En.] be near to)。
【例】
如:倚翠(接近女性);倚负(靠近,偎依)
5 立 ([En.] stand)。
【例】
如:倚石(耸立的石头);倚乘(站着乘车)
6 拄 ([En.] lean on sth.)
【引】
1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倚杖自叹息。
7 依照,合着([En.] 音乐),伴奏 ([En.] in accordance with)
【引】
1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倚嫔御歌。
倚[yǐ]
〈名〉
姓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依也。从人奇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依也。从人奇聲。於綺切
注解
『从人,奇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人】为形旁,【奇】为声旁。
【倚】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奇聲』,即形声字中【奇】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於綺』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倚】字本义为斜靠着。
【倚】字造字法为形声:从亻、奇声。
【倚】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亻 奇”。
【倚】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八, 人部, 现代部首为亻, 笔画为10画。
【倚】字异体字: 椅。
《说文解字》注解
(倚)依也。从人。奇聲。於綺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