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的拼音、解释、组词

杏坛的简介:

xìng tán
①相传为孔子讲学处。因泛指授徒讲学的地方:杏坛设教。②道家指修炼之所。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孔子授徒讲学的地方。后人因而在山东曲阜孔庙前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取名杏坛。今作为教育界的通称。【例】这位老师献身杏坛四十年,作育英才无数。

1. 孔子授徒讲学的地方。语出《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后人因而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取名杏坛。今以杏坛泛指教育界。如:「杏坛芬芳录」。

《杏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典故,出自于古代对教育和文化的尊崇。在古代中国,孔子曾在杏树下讲学,这个地方被称为“杏坛”,后来被引申为教育、学术或文化的重要场所。

详细解释

  • 出处与由来:相传春秋时期,孔子曾寓居于宋国的匡城(今河南省商丘市南),在一所私塾前种植了杏树,并在此设坛讲学。由于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杏坛”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象征。
  • 象征意义:杏坛不仅代表了一处具体的地点,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学习,蕴含着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高度尊重和对学问精神的追求。

造句

  1. 学校成立了一座新的学术中心,以“杏坛”命名,寓意着这里将成为探讨学术、促进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
  2. 在杏坛上,无数学者通过研究与讨论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 教师节那天,学校邀请老校友们重回杏坛,重温那段难忘的求学时光。
  4.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杏坛”论坛定期举行讲座和研讨会,吸引了不少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
  5. 现代教育机构也借鉴了“杏坛”的理念,在校园内种植了多棵杏树,希望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学术氛围的学习环境。

分词解释

xìng

1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称“杏儿”、“杏子”,酸甜,可食:~仁儿。~黄。

tán

1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地~。登~拜将。2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3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法~。4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文~。球~。论~。5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