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的拼音、解释、组词
杏的基本解释:
1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称“杏儿”、“杏子”,酸甜,可食:~仁儿。~黄。
杏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ノ,㇏,丨,𠃍,一
横,竖,撇,捺,竖,横折,横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ノ
撇
-
4 ㇏
捺
-
5 丨
竖
-
6 𠃍
横折
-
7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落叶乔木。树皮略带赤色。春天开白色或粉红色花。结黄色圆形果实,可供生食。种子称为「杏仁」,可炒食或入药。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树皮带赤色。三月开淡红色花朵,花、叶像梅,果实扁圆、肥厚,味稍酸。核里有仁,可食亦可入药。花与果实亦称为「杏」。【例】杏仁、杏花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树皮带赤色。叶芽侧生,叶卵形。三月开花,花常单生,白色或淡红色、叶像梅。核果扁圆形,淡黄色,肥厚、味稍酸。核仁,可食亦可入药。花与果实也称为「杏」。
详细解释
杏[xìng]
[名]
1 木名。杏树 ([En.] apricot;almond)。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宽卵形,花单性,白色或粉红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黄红色,味酸甜
【引】
1 《说文》:杏,杏果也。从木,可省声。 按,尚省声。
2 《管子》: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3 《庄子》:孔子游缁帷之林,坐杏坛之上。
4 《礼记·内则》:桃李梅杏,楂梨姜桂。
【例】
又如:杏苑(杏树园林;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杏林(见杏田典故。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杏林得意(借指进士及第)
2 杏花 ([En.] apricot flower)
【引】
1 《红楼梦》: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例】
又如:杏雨(杏花雨);杏腮(指杏花);杏装(杏花的装扮。指粉红色);杏殇(杏的花苞凋落。喻婴儿夭折);杏靥(指杏花)
3 杏仁 ([En.] apricot kernel)
【引】
1 《清明日忆诸弟》: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例】
又如:杏丹(方士以杏仁为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种成药。传说食之能令人颜色美好);杏酪(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果也。从木,可省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果也。从木,可省聲。何梗切
注解
『从木,可省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木】为形旁,【可】为声旁。
【杏】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可省聲』,即形声字中【可】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何梗』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杏】字造字法为象形。
【杏】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木 口”。
【杏】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六, 木部, 现代部首为木, 笔画为7画。
《说文解字》注解
(杏)杏果也。内則:桃李梅杏。从木,向省聲。向各本作可,誤。今正。莕以杏爲聲,亦作䓷,從行聲,則知杏莕字古皆在十部也。今何梗切。○六書故云:唐本曰从木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