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猴子的简介:
hóu zǐ
猴的通称。
猴的通称。
- AI解释
《猴子》作为一个独立词汇,通常指的是灵长类动物中的一种,主要特征是身体灵活、四肢较为发达,能够在树上或地面上攀爬跳跃。在中国文化中,猴子常被赋予智慧和活泼的性格象征,并且在许多故事和传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详细解释
-
分类与习性:灵长目、猴科动物的统称,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黑猩猩、大猩猩、狒狒等。猴子具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性和智力,能够使用工具,并且在很多文化中被视为智慧和活泼的象征。
-
生物学特征:猴子拥有毛发覆盖的身体,四肢灵活,善于攀爬树木和跳跃,多数种类以水果、昆虫和其他植物性食物为主食。
-
文化与传说中的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猴被赋予了长寿、聪明等美好寓意。
-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就是猴子的典型象征之一,他不仅代表了智慧和勇敢,也常常用来传达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造句
-
为了保护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志愿者每天在林间巡逻,防止有人捕捉稀有的猴子。
-
我特别喜欢看那些在公园里跳跃玩耍的猴子,它们看起来非常聪明又充满活力。
-
在这个动物园,除了狮子和老虎外,我也非常喜欢观看猴子在笼子里嬉戏打闹的样子。
-
孙悟空是我们中国神话故事中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形象,他骑着筋斗云,带着金箍棒,就像一只英勇的猴子一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
每当看到孩子们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小猴子角色时,我都觉得十分可爱和有趣。
分词解释
猴
hóu
1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子。猿~。~戏。~头。~拳。~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2 喻机灵的人:~儿精。3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