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务的拼音、解释、组词

夷务的简介:

yí wù
1.清代后期指与外国有关系的各种事务。

  • AI解释

《夷务》,这个词组在历史语境中特指中国清朝时期,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对于与外国相关的一切事务的一种泛称。它来源于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的“华夷之辨”,即区分华夏文明和所谓的“蛮夷”。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入,这一概念逐渐成为描述、处理对外交涉、贸易、政治及军事关系等特定领域的专用语。

详细解释

  • 含义:《夷务》主要指中国清朝时期与外国相关的一切事务。它涵盖了从外交政策制定到具体国际交往活动的各个方面。
  • 背景:在晚清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挑战和内部危机,《夷务》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和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夷务》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朝贡贸易关系,更多的是指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各种交流、谈判及冲突。

造句

  1. 清代中期以后,“夷务”逐渐成为了政府处理对外事务的一个重要领域。
  2.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将“夷务”上升为重要的国家策略之一。
  3. 道光年间,清廷面对的“夷务”日益复杂化,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4.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应对“夷务”的挑战。
  5.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后,“夷务”的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句子展示了“夷务”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影响的广泛性。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

1 事情:事~。任~。公~。特~。不识时~(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2 从事,致力:~工。~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虚。当~之急。3 追求:好(hào )高~远。4 必须,一定:~必。~须。除恶~尽。5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在中国河北省)。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