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录厄真的拼音、解释、组词

牛录厄真的简介:

niú lù è zhēn
1.见"牛录额真"。

  • AI解释

牛录厄真》是满语,直译过来的意思是“牛录中真”,在清朝初期的八旗制度中,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单位。它最初是在努尔哈赤时期创立的,在皇太极执政期间进一步完善,并在顺治时期被广泛使用。一个“牛录”相当于现在的县或乡一级行政单位,而“厄真”则是管理这个区域的军事指挥官。

在清朝初期的八旗制度中,“牛录厄真”是八旗内部的基层社会组织和军事编制的基本单元之一。“牛录”的设置有大小之分,通常较小的牛录被称为小牛录,较大的则称为大牛录。每个“牛录”之下由若干个家庭组成,并且这些家庭成员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来构成。

  1. 在清朝时期,牛录厄真作为基层管理单位,在八旗制度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 每个牛录下都有一名厄真负责管理和指挥所属的民众和士兵。
  3. 顺治帝在改革八旗制度时,对牛录厄真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4. 在历史记载中,许多著名将领都是从牛录厄真的职位开始其军事生涯的。
  5. 牛录厄真这一制度虽然已经消失多年,但它对于理解清朝初期的社会结构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例句:

  1. 清初实行八旗制度时,每个牛录都设有一名牛录厄真来负责管理该区域的居民和士兵。
  2. 这位老将军年轻时曾担任过牛录厄真的职务,在地方事务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3. 牛录厄真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清朝初期对于基层社会管理和军事组织的精巧设计。
  4. 在历史小说中,经常会有关于牛录厄真在重要战役中的表现的情节描写。
  5. 考古研究者通过发现的一些清代文书资料,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牛录厄真制度。

分词解释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

1 记载,抄写:记~。载~。抄~。~供。2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目~。回忆~。3 采取,任用:~取。收~。~用。甄~(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è

1 困苦、灾难:~运。~境。2 阻塞:阻~。3 险要的地方:险~。4 木节。5 没有肉的骨头。

zhēn

1 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谛。~挚。~心。逼~。认~。~才实学。~知灼见。2 确实,的确:~好。~正。~切。3 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4 本性,本原:纯~。天~。5 人的肖像:传(chuán )~。写~。6 汉字的楷书:~字。~书。~草隶篆。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