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的拼音、解释、组词
阿旃陀石窟的简介:
ā zhān tuó shí kū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
- AI解释
《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是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艾哈迈达巴德市以东约100公里处的一系列佛教洞窟。这些石窟建于公元2世纪至6世纪之间,属于古印度美术和建筑的瑰宝之一。阿旃陀石窟共有30个主要的岩石雕刻和绘画洞窟,其中大部分是寺庙或僧院,也有一些供信徒居住和修行的地方。这些石窟以精美的壁画、雕塑闻名于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以及佛教的艺术成就。
以下是五个使用“阿旃陀石窟”一词的造句:
-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印度艺术,我们计划在暑假期间参观阿旃陀石窟。
- 阿旃陀石窟内的壁画以其鲜艳的颜色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阿旃陀石窟中的雕塑发现,这些作品深受希腊化风格的影响。
- 在印度之行中,我有幸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阿旃陀石窟,并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
- 阿旃陀石窟不仅是印度文化遗产的象征之一,而且对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和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阿旃陀石窟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址。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