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学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浙东学派的简介:

zhè dōng xué pài
1.宋时与程朱理学派对立的学派。包括金华学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参见"金华学派"﹑"永嘉学派"﹑"永康学派"。 2.清初以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他们一般主张治学先穷经而求证于史,倡导注重研究史料和通经致用的风气。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南宋时由浙东人组成的理学学派。主要有融合朱陆,主张经世致用,以吕祖谦为首的金华学派;有倡导事功,批评心性之学,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有重视社会政治,以叶适为首的永嘉学派。

2. 清初由浙东人组成的史学学派。主要人物有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人。重现史学价值,使与经学融通。

浙东学派》是中国古代学术流派之一,其主要形成于中国明朝中期至清朝时期,以浙江东部地区的学者为骨干。这个学派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尤其强调“经世致用”的理念——即学问应当有益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实践。

详细解释

  1. 地域背景浙东学派的命名源于该学术流派的主要活动区域——浙江东部地区,包括宁波、绍兴等地。

  2. 学术特色

  3. 经世致用:主张通过学习和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学问的实际应用价值。
  4. 实证考据:重视历史文献的考证工作,主张从具体的史实出发进行分析与探讨。
  5. 批判精神:敢于质疑传统权威,倡导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

  6. 主要代表人物及贡献

  7. 顾炎武(1613-1682):浙东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史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要贡献。
  8. 黄宗羲(1610-1695):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著作《明夷待访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句

  1. 浙东学派倡导的经世致用理念至今仍然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 在历史研究中,学者们常常引用浙东学派的实证考据方法来验证史料的真实性。
  3. 黄宗羲是浙东学派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顾炎武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贡献,在浙东学派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 浙东学派的研究精神鼓励我们走出书斋,走向社会,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

分词解释

zhè

1 〔~江〕a.古水名,今中国钱塘江及其上流的总称。亦称“渐江”、“之江”、“曲江”;b.省名,位于中国东部。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