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公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翩翩公子的简介:

piān piān gōng zǐ
旧时对风流而有文采的富贵子弟的誉称。

  • AI解释

《翩翩公子》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举止潇洒、风度翩翩的男子。这个词汇中的“翩翩”原指鸟儿轻盈飞舞的样子,在这里被引申为形容人的举止姿态优雅、洒脱。“公子”,在古代常用于尊称年轻贵族或有身份地位的青年男性。

详细解释

  • 结构:联合式短语。
  • 用法:通常用于正面描述一个人,强调其风度和气质。
  • 感情色彩:褒义词。
  • 近义词:“翩翩佳公子”、“翩翩少年”等。
  • 反义词:“粗俗汉子”。

造句

  1. 春日里,那公子身着一袭青衫,步履轻盈地步入了花园,就像春天的微风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2. 在文学作品中,翩翩公子往往被描绘为一位才情出众、温文尔雅的人物形象。
  3.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他的言行举止却总是那么有礼貌,有种翩翩公子的风采。
  4. 他不仅学业优异,在各种场合都能表现出翩翩公子的姿态和风度。
  5. 文中的男主角,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宫廷中都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更是一个真正的翩翩公子。

这样的描述能够更好地帮助理解“翩翩公子”的含义,并且通过具体的造句展示其用法。

分词解释

piān

1 很快地飞。2 轻快,飘忽:~然。~跹。~~。~若惊鸿。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