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一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斯文一派的简介:
sī wén yī pài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斯文:指文人或儒者。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
- AI解释
《斯文一派》这个词语并非汉语中的一个固定成语或常用表达,但从其组成部分来看,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拆解和理解。其中,“斯文”通常指的是文雅、有文化修养的行为举止;“一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风格或者流派。“斯文一派”可能意指具有某种特定的文化素养和行为风格的一群人或某一学说体系。
详细解释
- 斯文:指文雅的言行举止,通常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 一派: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风格、流派或者是一群有着共同特点的人或事物。
结合以上解释,“斯文一派”可能指的是那些讲究礼仪和文化修养的一类人或者某种文化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表述并没有一个固定且广泛接受的定义,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
造句
- 这些学者都是斯文一派的人物,他们的研究注重细致入微的文化分析。
- 小明一直效仿他父亲——一位真正的斯文人物来行事处世。
-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代表了各自不同的斯文一派的学术观点。
- 为了保持斯文一派的形象,公司规定员工在接待贵宾时必须穿着正装。
- 这个古老的园林里住着很多斯文一派的人士,他们过着充满文化氛围的生活。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对“斯文一派”的解释进行的创作,并非实际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引用。
分词解释
斯
sī
1 这,这个,这里:~人。~时。以至于~。2 乃,就:有备~可以无患。3 劈:“墓门有棘,斧以~之”。4 古同“厮”,卑贱。5 古同“澌”,尽。6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派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