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刻石文的简介:
kè shí/dàn wén
1.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
1.刻于石壁﹑碑碣上面的文字。
- AI解释
《刻石文》,通常指古代在石头上刻写的文字,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刻石文起源于先秦时期,并且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形式。这类文献往往记载了重要事件、法令、帝王诏书或者祭祀等,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解释:
- 载体:主要是岩石或石头。
- 内容:包括官方公告、帝王旨意、历史事件记载等。
- 形式和用途:有的刻石文是为了颂扬皇帝功绩而立的纪功碑,有的则是为了记录重要的法令或者行政行为。此外,在一些地方还可见到祭祀刻石,它们用于记录祭祀仪式或是祈求神灵保佑。
- 文化价值:通过这些刻石,我们可以直接接触到古代的文字和思想,研究其文字风格、书法艺术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造句:
- 古人常用《刻石文》来记载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法令,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各地广泛设立颂扬自己功绩的《刻石文》,彰显了其权威和统治力。
-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刻石文》是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 学者们通过研究《刻石文》,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还能一窥社会风俗民情的变化。
- 有些《刻石文》至今仍屹立不倒,成为人们探讨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文物。
分词解释
刻
kè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
石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