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羔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狼羔子的简介:
láng gāo zǐ
1.詈词。狼崽子。指凶残的坏人。
1.詈词。狼崽子。指凶残的坏人。
- AI解释
词语“狼羔子”在汉语中并非一个常用的固定词汇,通常指称的是被比喻为像狼一样凶恶、狡猾的人或事物,尤其是那些外表看似温和却暗藏杀机的人物。这一说法来源于民间故事和成语,“羊入虎口”的延伸意象,其中“羔子”指的是小羊,而这里用“羔子”来代指弱小者,将其与“狼”相提并论,则暗示了这个词汇所带有的贬义色彩。
详细解释
- 结构分析:“狼羔子”由两个词语组成,“狼”代表强大、凶猛;“羔子”,本意是指还未长大的羊,但在这种用法中代指弱小者。
- 寓意及使用场景: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柔顺无害,实则心机深重、暗藏险恶的人或事物。在民间故事和某些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讽刺或批评一些人的行为。
造句
- 尽管他表面和蔼可亲,但他的眼神总是闪烁着贪婪的光芒,真令人怀疑他是只披着羊皮的狼羔子。
- 老板对新来的员工态度友好,但从他那张笑里藏刀的表情来看,似乎是一个典型的“狼羔子”。
- 别被小明的笑容所迷惑,他的心里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简直就像是个狼羔子一样不可信任。
- 在那个险恶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的猎物或猎手,就像那些表面和气却暗藏杀机的“狼羔子”。
- 他表面上是团队的一员,实际却是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的角色,真让人觉得他是只隐藏在羊群中的狼羔子。
请注意,“狼羔子”这个词汇更多出现在口语或文学作品中,较少用于正式文件或书面语体的写作。
分词解释
狼
láng
1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狈。~奔豕突。~吞虎咽。~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入室(喻引进坏人)。
羔
gāo
1 小羊:羊~。~羊。~儿皮。2 泛指动物的幼崽儿:鹿~儿。牛~儿。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