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拼音、解释、组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简介:

xué ér bù yàn,huì rén bù juàn
厌:满足;诲:教导。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从不厌倦。

  • AI解释

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习要默默地记住它,努力去理解它,并且对于所学到的知识不要感到满足;在教导别人时也应当耐心,不因为对方不懂或问得太多次而不耐烦。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乐于助人并且没有厌倦感。具体来说:

  1. 勤奋学习:形容某人在学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会感到厌倦。
  2. 耐心教导:描述教师或导师在指导学生时表现出来的耐心,他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解释清楚一个问题,直到对方理解为止。

接下来是五个造句的例子:

  1. 小明对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他总是保持着“学而不厌”的态度,在遇到难题时从不轻易放弃。
  2. 张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极其认真负责,“诲人不倦”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3. 那些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科学家们,正是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取得一个个重要的成果。
  4. 在疫情期间,许多志愿者通过网络平台为孩子们提供免费辅导,展现了他们“诲人不倦”的高尚品质。
  5. 他不仅自己勤奋好学,在教授他人知识时也总是充满耐心,这种态度使得他的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分词解释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yàn

1 嫌恶,憎恶:~恶(wù)。讨~。~倦。喜新~旧。不~其详。学而不~。2 满足:贪得无~。

huì

1 教导,明示:教~。~人不倦。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juàn

1 疲乏:疲~。~怠。~意。~容。~色。2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厌~。~飞(喻厌倦仕宦而归隐)。~游(厌倦游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