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产制度的拼音、解释、组词
私产制度的简介:
sī chǎn zhì dù/duó
1.财产归私人所有的制度。
1.财产归私人所有的制度。
- AI解释
《私产制度》在汉语中指的是个人或家庭拥有财产的权利和法律框架。私产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允许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通过合法方式获取、使用、转让、继承或处置自己的财产。
详细解释:
- 产权保护:私产制度确保了个人对其拥有的财产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通常受到法律的保护和保障。
- 自由交易:在私产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地买卖、租赁或者交换其财产,这是市场经济运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 激励创新与投资:通过给予个人对所产出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私产制度能够鼓励人们进行更多创新活动和投资行为。
造句:
- 在我国,私产制度保障了人民合法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 由于实行了私产制度,许多创业者敢于承担风险,投入资金创办企业。
- 这一房产转让协议遵循了国家现行的私产法律规定。
- 公司决定引入私有股权结构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提高资本流动性。
- 私产制度下,家庭财产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帮助解决个人和企业的融资难题。
分词解释
私
sī
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人。~有。~见。~仇。~情。~营。~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自。~刑。~货。走~。~生子。3 暗地里:~议。~奔。隐~。窃窃~语。
产
chǎn
1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2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3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4 生出,出现:~生。出~。~地。5 财物:财~。遗~。~权。
制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度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