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格诗的拼音、解释、组词

律格诗的简介:

lǜ gé shī
1.律诗和格诗的合称。中唐人分乐府歌行以外的诗为律诗和格诗两类,如白居易自己把《长庆集》以后写的绝句﹑五律﹑七律及排律等近体诗称为律诗,五﹑七言古体诗称为格诗。

  • AI解释

律格诗》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指“律诗”与“格律诗”的统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律诗”是一种遵循严格格式和韵律规则的诗歌形式。“格律诗”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它包括了多种有特定格律规范的诗歌体裁,如律诗、绝句等。

律诗

  • 定义: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讲究字数、平仄、对仗和押韵。
  • 特点
  • 每首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八句,偶句要求押韵。
  • 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 平仄规则严格,需要遵循“平对仄”、“仄对平”的原则。

格律诗

  • 定义:格律诗泛指所有有固定格式、音韵要求的诗歌形式。
  • 特点
  • 包括但不限于律诗、绝句、词等。
  • 注重押韵、平仄和对仗,是古代中国文人常用的诗歌形式。

造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并表达了归乡的心情。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著名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句诗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体现了律诗中讲究的平仄和押韵规则。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这首五言绝句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和谐之感,符合格律诗的特点。
  5.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典型的七言绝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请注意,这些句子都是以古代文人创作的经典作品为基础进行的解析和重新表达,并非直接引用原诗。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律格诗的概念及其特点。

分词解释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