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幞头的简介:

fú tóu/tou
①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

  • AI解释

幞头》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帽,通常由布或绸制作而成。它属于长方形帽冠,宽边平直,两侧下垂的部分称为“翅”,后部则相对较短,并且可以系带在下巴处固定。这种帽子多为官员佩戴,特别是在唐代时期,已经成为文官的标志性服饰之一。幞头的设计体现了古代中国对礼制和等级制度的重视。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画中,身着红色长袍、头戴黑色幞头的官员显得庄重肃穆。
  2. 唐代诗人李白在游历各地时,便经常佩戴一顶象征身份与地位的青色幞头
  3. 卍字纹作为唐代流行的图案之一,也被用于装饰幞头上,增添了几分华贵之感。
  4. 古装剧中的文官们常常需要戴上精美的幞头来还原历史场景的真实感。
  5. 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多件明清时期的幞头复制品,让参观者得以一窥古代官员的穿戴礼仪。

以上句子展示了《幞头》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与文化含义。

分词解释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