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册的拼音、解释、组词
符册的简介:
fú cè
1.见"符策"。
1.见"符策"。
- AI解释
《符册》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指的是古代帝王用于授命、封赠等事务的一种象征性工具或凭证。它通常是刻有文字的玉版或是竹简木牍,上面书写着命令、诏书或其他重要的文告,用以证明持有者的身份或权力来源。
详细解释
- 符:在古代,"符"特指一种用于朝廷内部通讯和验证真伪的重要工具。它往往是由两半组成的一对令牌,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刻字、纹饰等)进行分发。双方持有符的相同一半时,则可证明其身份或使臣的身份有效。
- 册:古代书写形式之一,在这里指的是竹简或木牍编成的书卷,常用于记录重要的法令、圣旨或者命令等内容。
造句
- 宋朝时期,每当新皇帝登基,便要按照传统进行封禅大典,并颁发一系列符册以示权力更替和皇权延续。
- 古代官员出行时,除了携带公文外,还需持有相应的符册作为身份证明,在各地顺利通行。
- 在古代的军事行动中,将领们会根据所持的符册来决定是否执行某项命令或调动军队。
- 西汉时期,皇帝使用符册授予地方官员管理权和治理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 为了防止伪造,古代帝王会在符册上刻有独特的图案或是书写特制的文字作为防伪措施。
这些句子体现了《符册》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及其使用场景。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