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钓鳌客的拼音、解释、组词
海上钓鳌客的简介:
hǎi shàng/shǎng diào áo kè
1.传说唐李白的自称。
1.传说唐李白的自称。
- AI解释
《海上钓鳌客》这一词语并非标准的汉语成语或典故,而更像是一种文学作品、戏剧或电影中的角色名称。在传统中国文化中,“钓鳌”常常与神话传说有关,尤其是“夸父逐日”的故事里提到的“海中大鳌”,后世借以比喻极难办到的事情或者力图达到某种难以企及的目标的行为。
根据这一理解,我们可以将《海上钓鳌客》视为一种象征性表达,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畏艰难、敢于挑战极限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创作或戏剧表演中,“钓鳌客”可能指代一位具有冒险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或者追求崇高理想的主人公。
下面提供五个相关的造句示例:
- 作为一位真正的海上钓鳌客,他不仅擅长航行和捕鱼,更善于克服海洋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 在这次科学探险中,他扮演了《海上钓鳌客》的角色,勇敢地面对着未知的挑战。
- 这位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就是那个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海上钓鳌客》,他的故事激励了许多读者。
- 《海上钓鳌客》这部小说中的角色,以非凡的决心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令人钦佩不已。
- 在现代企业文化的背景下,《海上钓鳌客》的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创新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需要注意的是,“海上钓鳌客”并不是一个固定表达或者广泛认可的文化符号,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在文学创作中对其的一种解读。
分词解释
海
hǎi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5 漫无目标地:~骂。~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7 特指中国上海:~派。8 姓。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钓
diào
1 用饵诱鱼上钩:~鱼。~饵。垂~。~具。2 施用手段取得:沽名~誉。
客
kè
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人。宾~。会~。不速之~。~气。~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居。~籍。~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乘~。~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政~。侠~。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观。~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