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罗毗荼人的拼音、解释、组词
达罗毗荼人的简介:
dá luó pí tú rén
泛指说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的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中部和斯里兰卡北部。约1.7亿人(1983年)。多信印度教,少数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部分从事手工业。
泛指说达罗毗荼语系诸语言的各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中部和斯里兰卡北部。约1.7亿人(1983年)。多信印度教,少数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部分从事手工业。
- AI解释
《达罗毗荼人》是学术界对一个古代人类群体的称呼,主要指的是居住在南亚次大陆(尤其是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化和语言特征的人群。这些人群在历史上的存在时间非常久远,他们的文化对后来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起源与分布:达罗毗荼人起源于中亚和南亚的广大区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以及斯里兰卡等地区。在古代,这些人群建立了许多文化和政治中心。
-
语言文化:达罗毗荼人的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这一语系主要包括泰卢固语、马拉雅拉姆语、泰米尔语、卡纳达语、孟加拉语等多种语言。
-
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在古代,达罗毗荼人社会相对封闭,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组织方式和宗教仪式。他们重视农业活动和社会团结,许多地区都发展了较为复杂的社会形态。
-
历史影响: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达罗毗荼人的后代已经与其他文化群体混合居住或被同化,但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对南亚次大陆及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宗教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在印度的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与达罗毗荼人相关的元素。
造句
-
历史研究:通过考古学证据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达罗毗荼人的生活方式。
-
文化传承: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和舞蹈仍然在今天反映了早期达罗毗荼人的艺术风格。
-
宗教信仰:印度教中的某些习俗和仪式可以追溯到达罗毗荼人时期的文化实践。
-
语言演变:现代的泰卢固语与古代达罗毗荼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展示了语言是如何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而演化的。
-
族群融合:今天居住在斯里兰卡的各种民族,部分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达罗毗荼人族群。
分词解释
达
dá
1 通: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2 通晓:洞~。练~。3 遍,全面:~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4 到:到~。抵~。通宵~旦。5 实现:目的已~。6 传出来:传(chuán)~。转(zhuǎn )~。7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官贵人。8 姓。
罗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