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祀的拼音、解释、组词

遗祀的简介:

yí/wèi sì
1.指前代传下的宗祠。

  • AI解释

词语解释

遗祀(yí sì):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汉语,含义涉及祭祀某种人物或者神明。具体而言,“遗”有“遗留、遗弃”的意思;“祀”则是指对先祖或神明进行的祭礼。因此,“遗祀”可以理解为对于已故之人或不再存在的某些对象(如古迹)进行的供奉与纪念。

在现代用语中,它更倾向于用来描述一种纪念性、文化性的祭祀活动或仪式,通常是对历史上重要人物或者特定事件的一种追忆和敬仰表现。这种行为往往带有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感。

造句

  1. 例句:每年清明节,市民们都会自发前往遗祀园献上鲜花,寄托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
  2. 解析:这句话中的“遗祀”一词用于描述烈士纪念园这个场所,并且通过祭拜活动表达人们对先烈精神的尊重和敬仰。

  3. 例句: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在他去世后,历代都有人在他的出生地进行遗祀

  4. 解析:此句子说明了孔子作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被后代人们持续纪念的方式,体现了“遗祀”对于文化传承的作用。

  5. 例句:在古代文人中流传着一种习俗——为先贤设立专门的祭坛或祠堂以资纪念,这就是所谓的“遗祀”。

  6. 解析:这里描述的是古人对有杰出贡献的人士进行永久性纪念的具体形式,强调了“遗祀”的文化传承意义。

  7. 例句:为了铭记那些在自然灾害中牺牲的小动物们,动物园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专门的遗祀仪式。

  8. 解析:这句话是将“遗祀”概念扩展到非人类生物领域的一个例子,表明即使是对动物生命的尊重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表达。

  9. 例句:在一些历史遗迹旁,设立有供游客祭拜用的小型庙宇或祭祀点,这也是对过去文化的一种“遗祀”。

  10. 解析:此句子说明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特定地点的保护以及定期举行的纪念活动来保留和传播历史文化信息。

分词解释

1 丢失:~失。~落。2 漏掉:~忘。~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4 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骨。~言。~嘱。6 不自觉地排泄:~尿。~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传。8 抛弃:~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