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时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食时的简介:

sì shí shí
1.佛教语。指诸天﹑三世诸佛﹑畜生﹑鬼神之食时。《法苑珠林》卷五五:"食有四种: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

  • AI解释

四食时》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似乎不是正式的词汇。可能是某种特定文化、地域或文学作品中的专有名词或者是笔误导致的概念混淆。根据我所了解的信息来看,“四食时”可能需要具体语境来解释其含义。不过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四食时”可以被解读为“一天中四个进食的时间”。在一些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人们会将一天分为早、午、晚三个或四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餐饮。

详细解释

  • 一曰晨食:通常指早餐时间。
  • 二曰午食:即午餐时间。
  • 三曰夕食:相当于晚餐的时间段。
  • 四曰夜食:有些文化中会有“宵夜”的概念,但严格来说,“夜食”可能指的是晚上较晚时间的进食。

这种饮食习惯强调的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摄取不同的食物和营养,以适应人体生理需求的不同变化。当然,具体的实施情况也会根据地域、文化和个人生活习惯有所不同。

造句

  1. 我们家实行四食时制,早晨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很重要。
  2. 按照这种四食时的生活方式,午餐时间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左右。
  3. 虽然很多人不习惯实行严格的四食时,但这样可以保证人体在一天中都能得到充足的能量补充。
  4. 有些健康专家提倡四食时饮食法,认为它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和消化吸收。
  5.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他每天都坚持按照四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进食,即晨食、午食、夕食及夜食。

以上句子是根据“一天中四个进食的时间”的解释构建的,如果《四食时》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或背景,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理解。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