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旸时若的拼音、解释、组词

雨旸时若的简介:

yǔ yáng shí ruò
指晴雨适时,气候调和。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晴雨节候协调和顺。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雨旸时若,系是休征。

1. 晴雨节候协调和顺。《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雨旸时若,系是休征。」

《雨旸时若》这个词汇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用语,它看起来像是“雨旸”和“时若”的结合使用。在这里,“雨”指的是雨水,“旸”通常指日出;“时若”则是形容时间、季节等变化适时的意思。“雨旸时若”可以理解为形容天气变化规律,即降雨与晴朗的日出均按照自然界的规律适时出现。

根据这个理解,我们可以解释为:雨和晴天交替出现,符合自然的节律。在古代文人笔下,“雨旸时若”的景象常常被用来赞美大自然的和谐有序。

下面是使用“雨旸时若”造的5个句子:

  1. 春夏之交,雨旸时若,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
  2. 他喜欢早晨在田野中漫步,感受着雨旸时若带来的自然气息。
  3. 自从安了智能灌溉系统之后,农田里雨旸时若的现象更加明显了。
  4. 在古人看来,大自然的和谐就是“雨旸时若”的理想状态。
  5. 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天气的变化,但通过科学手段可以尽可能做到“雨旸时若”。

需要注意的是,“雨旸时若”并不是一个标准成语或固定表达,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调整。

分词解释

yǔ,yù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水。~季。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