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牲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牲的简介:

dà shēng
1.供祭祀用的牛。

  • AI解释

大牲》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专用词汇,主要用于指代用于祭祀或重大典礼中的大型动物。在古代礼仪制度中,“大牲”通常指的是用作祭品的牛、羊等牲畜,在不同场合和等级上有所区别。

具体来说: 1. 大牲”的意义:主要指用于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献祭物,通常包括牛(有时称“太牢”,意味着以牛作为祭品)、羊或猪(称为“少牢”)。 2. 历史背景:在周朝时期,“大牲”制度非常发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与礼仪制度的复杂性。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参加祭祀活动时,所用的大牲种类和数量也有明确的规定。

以下是五个使用“大牲”的造句:

  1. 在古代帝王举行祭天仪式时,必定会准备丰富的“大牲”,以示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之心。
  2. 古代贵族在重要节庆日举行的宴会上也会用到“大牲”来增添仪式感和庄重氛围。
  3. 《周礼》记载中提及,春秋时期诸侯参加朝见天子时,除了需要准备“大牲”,还必须按照规定带来礼物以示尊敬。
  4. 在古代典籍记载的祭祀场景中,“大牲”的使用是衡量仪式隆重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5. 通过研究《仪礼》等文献可以看出,在先秦时期,“大牲”不仅是礼仪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和国家治理的一种体现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大牲”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见于现代汉语中,更多地出现在历史学、古典文学的研究或相关专业词汇中。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shēng

1 家畜:~口。~灵。~畜。2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