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角的拼音、解释、组词

丫角的简介:

yā jiǎo/jué
1.丫髻。小孩的发式。 2.借指童仆。 3.借指处女。

  • AI解释

《丫角》,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其定义和用法相对较少见。但在一些方言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下,“丫角”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在某些地方的方言里,“丫角”有时用来形容少女的发型或者是儿童头上的两个小辫子,类似于“羊角辫”的形象描绘。

为了提供一个更加明确的解释和使用场景,我们来看几个基于以上描述的例子造句:

  1. 小女孩梳着两根细细的小辫子,头上还有几根散落的发丝,看起来像极了传统的“丫角”发型。
  2. 旧照片里的她扎着两个小小的“丫角”,显得既活泼又可爱。
  3. 在那个年代,少女大多会选择将头发盘成“丫角”,既简单又时尚。
  4. 老师让小女孩排好队,一个个头上都梳成了“丫角”发型,队伍整齐划一。
  5. 拍摄复古风的电影时,他们特意给演员们编了两个小小的“丫角”,营造出浓郁的时代感。

请注意,这里的解释和造句是基于某些方言中的使用方式构建的,并不代表普遍含义。在正式或标准的语言环境中,“丫角”一词可能并不常用或者意义不明。如果您有其他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用法需求,请提供更多详细信息以便进一步说明。

分词解释

1 分杈的:树~。~杈。2 像树枝的分杈:~头(a.古代女孩子头上梳双髻,如树丫杈,因以称女孩子;b.指受役使的女孩子,亦称“丫鬟”。“头”、“鬟”均读轻声)。脚~子。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