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板的拼音、解释、组词

檀板的简介:

tán bǎn
1.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乐器名,打击乐器。以檀木制成的拍板。常用於戏曲伴奏或器乐合奏。《金瓶梅》第五四回:「吴铭、李惠立在太湖石边,轻拨琵琶,漫擎檀板,唱一只曲。」《红楼梦》第五回:「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参见「拍板」条。

檀板》在古代中国戏曲音乐中是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通常是由檀木制成,用于伴奏和掌握节奏。在戏曲表演中,檀板的声音清脆悦耳,能够帮助乐师、演员把握演奏与表演的节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详细解释

  • 用途:主要用来为戏曲提供节奏支撑。
  • 构造:多由优质的檀木制成,表面较为光滑。
  • 使用场景:在传统的京剧、越剧等地方戏曲中广泛使用。乐师通常手持檀板进行演奏,配合其他打击乐器共同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氛围。

造句

  1. 在这场精彩的京剧演出中,演员们随着檀板的节奏,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演技。
  2. 王师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鼓手,他手中的檀板敲击出了富有韵律感的声音。
  3. 来到古老的戏台前,我听见了檀板清晰而有力的声音,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盛唐时期。
  4. 永远不要小看传统戏曲中的每一件乐器,即使是不起眼的檀板,在乐师手中也能奏出动人的旋律。
  5. 为了更好地理解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我们应当关注那些看似简单的伴奏工具,如檀板、锣鼓等。

这些句子旨在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角色来展现檀板在传统戏曲中的重要性和其带来的音乐氛围。

分词解释

tán

1 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2 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3 〔~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4 〔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5 姓。

bǎn

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子。木~。~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鼓~。一字一~。荒腔走~。3 不灵活,少变化:死~。呆~。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着脸。5 见“老”字“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