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越货的拼音、解释、组词

杀人越货的简介:

shā rén yuè huò
越:抢劫。害人性命,抢人东西。指盗匪的行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杀人抢劫。语本《书经.康诰》。△「谋财害命」

2. 《书经.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凡民自得罪,寇攘1>奸宄2>,杀越3>人于4>货,暋5>不畏死,罔弗憝6>。 〔注解〕 (1) 寇攘:抢劫、侵夺。 (2) 奸宄:犯法作乱。宄,音ㄍㄨㄟˇ,奸邪、作乱。 (3) 越:抢劫。 (4) 于:取。 (5) 暋:音ㄇ|ㄣˇ,强横。 (6) 憝:音ㄉㄨㄟˋ,怨恨、憎恶。

3. 周武王将殷地分封给康叔时,发布了一篇〈康诰〉,内容是训勉康叔要如何治理国家。大意是说:文王明德慎罚,爱民任贤,才得以受天命,灭殷国。现在将殷地封给你,希望你能遵循文王之道,任贤能、尊古训、顺民心,将封地治理好。治理百姓是不容易的,特别在刑罚的轻重,更要谨慎小心,刑罚合理公平,人民才会信服。如果是自发性的犯罪,抢劫作乱,杀人抢劫,强横地为非作歹而不怕死,这种盗贼,就应该杀死。后来「杀人越货」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杀人抢劫。

1. 语本《书经.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指杀人抢劫。《清史稿.卷二六六.沈荃传》:「禹州盗倚竹园为巢,杀人越货,荃遣吏卒收捕,发土得尸十余,悉按诛之。」

杀人越货》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犯罪过程中既犯下谋杀行为又进行抢劫的行为。其中,“杀人”指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越货”则意味着越过法律界限,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此成语常用以描述极其残忍、冷酷无情的罪行,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

在文学或戏剧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刻画反派角色或极端恶劣的行为模式。

以下是五个使用《杀人越货》造句的例子:

  1. 贼王李明不仅偷窃了商人的财宝,还残忍地杀死了他的护卫,这简直是杀人越货的典型案例。
  2. 为了筹措毒资,毒品贩子孙某不仅毒害了许多无辜者的生命,还抢走了他们的财物。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杀人越货
  3. 张三是个不择手段的人,在一次抢劫中他不仅将受害者杀害,还顺手牵羊夺走了大量贵重物品。这无疑就是杀人越货的恶劣行径。
  4. 某地发生了一起惊悚案件:一名年轻女子在深夜被发现死于自家后院内,而她的钱包和珠宝首饰都不翼而飞,显然这里发生了杀人越货事件。
  5. 为获取暴利,某组织采取极端手段杀害了多位竞争对手的高管,并抢走了他们的财物。这种行径无异于杀人越货

请注意,在现实生活中,“杀人”和“越货”的行为都是严重的犯罪,会受到法律严惩。本成语仅用于描述某些情节或情境,以示强烈谴责与批判之意。

分词解释

shā

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生。~敌。~鸡取卵。~一儆百。2 战斗,搏斗:~出重围。3 消减:~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了眼睛。5 收束:~价。~尾。6 勒紧,扣紧:~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人。恨~。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yuè

1 度过,超出:~过。~冬。~级。~轨。~权。~境。~位。~狱。~俎代庖。2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激~。声音清~。3 表示程度加深:~发(更加)。~加。~快~好。4 消散:“精神劳则~”。5 失坠,坠落:陨~。“射其左。~于车下”。6 中国古民族名:百~(亦作“百粤”)。7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剧。~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8 姓。

huò

1 商品:~物。~主。~位。~栈。2 钱币:~币。通~。3 卖:~殖(经商)。~卖。4 贿赂。5 骂人或开玩笑的话:蠢~。宝~。